返回

卧马沟的冬天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二章0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我同意根才说的话。”如果吴根才说连耀先也不要揪出来斗,他也会这样说:我同意根才说的话。李丁民觉得现在根本没有这个必要,郭安屯说的那一大堆话,听在耳朵里就不舒服。他甚至怀疑县上领导会不会真的有这样的要求。困难时期好不容易才熬过去,老百姓刚有了一点喘息的机会,又让年年月月天天地讲这种事情,有这个必要吗?不定就是他郭安屯自己的烂主张,这个人好事,拿了鸡毛也当令箭,总爱张扬。

    吴根才说了那样的话,李丁民也表了那样的态,郭安屯就是心里再有想法,再窝憋着火也不能往外撒了。他知道吴根才是不忘旧情,在有意袒护月儿,他和吴根才又是亲家,就只好借坡下驴,他不能因为这事把亲家得罪了。“那好,就揪斗地主的儿子郭耀先一个人吧。”

    儿子遇过面的媳妇这几天就要来看屋,月儿喜喜欢欢勤勤快快地把崖口上干干净净地收拾了个遍。耀先也同样为这事感到高兴,但他毕竟是个男人,就比月儿稳沉一些,也现实一些。他不相信眼里长了玻璃花的女娃子能和吴根才的小女儿杏花的容貌比,吴根才的小女儿杏花长的多喜人呀,脸蛋儿像珍珠一样光洁白嫩,真要是能说上一个那样的媳妇就好了。耀先怕月儿空喜欢一场,到时候见了面不随心,再出上点啥事,就利用上工前的一点时间劝月儿说:“只要新生自己愿意就行,有点毛病也不要紧,总比说不下媳妇打光棍强。你也不要尽往好处想,碰上这样的世道了,咱能有啥法儿。将就着能过去就算了,咱不和别人比。”

    耀先劝归劝,月儿心里就是充满了幻想,她太相信自己的儿子了。她的新生那么伶俐,遇面看上的女娃能差的了?儿子心里的那杆标尺有多高她知道,用那样的标尺量出来的女娃能差的了?真是,起码和杏花差不多。

    耀先和月儿正在窑里说这事的时候,下面的钟声响了。这钟声今天响的特别急促,与往日有些不同。往日的钟声响起来悠缓而浑厚,让人听着心里不急,可是今天响起的钟声是那样的急促,一声紧挨着一声,中间都没有缓歇的间隙。听到这样的钟声,耀先心里就紧张起来,他对月儿说:“钟响的这么紧,我上工去了,你咋?是上工还是在崖口上等着再收拾收拾?”

    月儿现在不操心下面响起的钟声是紧还是不紧,她一门心思还在自己的事情上。她说:“就是不收拾,我也得在崖口上照着,水仙嫂说跳马槽的人就这一两天来看屋,人家来了咱窑门上挂着锁多不好看。”月儿好看的脸上荡漾着笑,嘴里的话却多少有些揶揄。

    耀先月儿把话说到这里,两个背枪的民兵就进了窑门。没有一点思想准备的耀先月儿不由地就浑身颤抖起来,他们不知道这又是有什么样的祸事要临头了。这些年他们最害怕的就是背枪的民兵找上门,只要民兵一来肯定没有好事。耀先月儿吓得目瞪口呆连话都说问不出来。

    “郭耀先跟我们走。”一个民兵严声厉色地喊一声。

    “啥……啥……啥事情嘛?”月儿在万分惊恐中还是问出一句。

    “下去就知道了,走。”民兵的态度粗硬蛮横根本不给解释。耀先腿软的直打颤还是让民兵用枪押着走了。月儿手里端着盆子,盆里是没有洗完的碗筷,追出窑门,想想不对,返身把手里的盆子放回窑里,就急慌慌地往下追撵。她不知道民兵要把她的男人押下去干啥,但是她知道这些年自己和自己的男人没有干过一件违背良心的事情,没有干过一件损害别人或是损害集体的事情。她要追下去问问这到底又是因为个啥?

    钟声响过,坡道上也有往下走的人。月儿在坡道上就碰见了水仙,水仙拉月儿一把悄声说:“月儿,你甭下去。”月儿就哭出来问:“这又是出啥事了,我们一天到晚老老实实的待在崖口上,连一句多余的话都不敢说,这是又惹下谁咧?”“你先回崖口上去吧,拴娃不会有啥事情,是上面让开批判斗争会。不是因为别的。”水仙是从男人李丁民嘴里知道这事情的。就给月儿透了一点风,不让她到下面场子上去,免得也让斗了。心酸委屈的月儿抹着泪回崖口上去了。

    听说后晌间这晌不干活了,要坐在皂角树下开批判斗争会,社员们就都高兴起来。坐在荫荫凉凉的皂角树下啥也不用干,听别人胡乱地说上一晌,也能把工分挣下,这多好呀,比在地里红汗黑流地干活强多了,谁不高兴。天天都坐在皂角树下开会不干活那才好哩,管他是开啥会。

    社员们聚到皂角树底下看见民兵端着枪把脸色惨白的耀先逼着往一条板凳上站,就有人悄声地问:“这地主的儿子又犯下啥事咧?偷咧?抢咧?还是嘴没把严说下啥反动不好听的话咧?”“可知道是因为啥。这种人还敢偷抢还敢胡说八道?”“咱看咱的热闹就对了,管他是因为啥。”人们伸脖子探头猜测议论着看起热闹。

    和往常开会一样,皂角树下摆放一张桌子,吴根才郭安屯李丁民三个村干部坐在桌子后面,社员们就席地坐在场子上,耀先站在一条晃晃荡荡不稳的板凳上,批判斗争大会就开始了。这会当然是由政治队长郭安屯唱主角,只要皂角树下开会唱主角的就总是这个人。

第二十二章02(3/8),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